Linkedin Learning — 創意思維 Thinking Creatively
最近開始在Linkedin Learning 線上學習一些自己有興趣的主題,每個主題大概一小時左右,大部分內容深入淺出,可以從專家錄製的影片中汲取滿多不錯的想法,因此想同時隨筆記錄一下內容。
最近工作上主管有提到「創意」這件事,特別是我目前的工作很多都是之前沒有遇過的挑戰,主管鼓勵我們多多利用創意來解決問題,創意兩字從小聽到大,具體什麼是創意?為何要用創意解決問題?其實都不太曉得。
於是在Linkedin Learning上,找了Drew Boyd教授的〈Thinking Creatively〉的影片來看,才開始對創意兩字略有所知,其實目前的工作上滿多部分都已發揮了不同層面的創意,只是自己不自知,而透過這系列的線上學習,可更幫助自己未來在面對問題時,可以更有方向和架構地發揮創意。
Creativity is something new, useful and surprising. 我們會常常覺得有創意的點子很難發想,但其實在多重困難和現實種種的限制之下,反倒是創意可以被滋養的溫床,更可以發揮價值的時候,因為新的困難和挑戰一定無法用現在的做法完美解決。
Systematic Inventive Thinking (SIT) 將創意分為五種類型 — Subtraction, Division, Multiplication, Task Unification, and Attribute Dependency.
- Subtraction: 減法原則,將原本的部分功能直接拿掉,像是眼鏡少了鏡框變隱形眼鏡、腳踏車少了部分零件變成飛輪腳踏車。
- Division: 拆分原則,將原本的功能拆分重新組合,像是原本快艇的駕駛都是坐在快艇駕駛座上控制快艇,現在將駕駛放到快艇引擎之後並繫上繩子,就又變成了另一項水上活動。
- Multiplication: 乘法原則,原本一次的功能執行多次解決問題,像是攝影機拍人像攝影時會有紅眼狀況發生,但透過快速閃光兩次,解決紅眼反射。
- Task Unification: 功能合一原則,一次做兩件事,例如倒水進入咖啡機時咖啡機裡就有刻度,不用再另外拿量杯量水再倒進咖啡機;或是當汽車輪胎胎壓不足時,喇吧發出的聲音就會改變,提醒胎壓不足。
- Attribute Dependency: 依情境改變原則,面對不同狀況變化功能,鏡片遇強光改變顏色,或是手機鬧鐘響起若不關閉,鈴聲則因為時間而越來越大聲。
最後Drew Boyd教授有提到如何讓團隊發揮創意的一些方法,我覺得剛好和我主管傳達的中心理念不謀而合,任何想法都是好想法不要害怕提出,以及若因為創新而導致的失敗都不該被嚴厲斥責,還有發揮創意的最好時刻就是每個當下,試著用用上述的方式突破問題僵局吧!